
煙臺蓁山觀音寺始建于金朝天會二年(1125年),古寺原址,背依金龍山(蟒頂山),面向南方,三面環山,環境幽靜,歷經金、元、明、清、民國,香火旺盛,是山東、河北、東三省及日、韓等國家的佛教,1941年遭侵華日軍拆毀。2014年2月19日山東省宗教局審批下發文件同意復建觀音寺,四年的時間,百廢俱興。目前觀音寺已建成大雄寶殿、藥師殿、彌陀殿、地藏殿、伽藍殿、鐘樓、鼓樓、般若弘法堂、客堂、法物流通處、齋堂、法師寮房等多個建筑,其中大雄寶殿供奉三世佛。釋迦牟尼佛、東方藥師佛、西方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位于中心,手中持缽,藥師佛位于東方,手持寶塔,阿彌陀佛位于西方,手持蓮臺。三世佛均結跏趺坐身高4.6米,背光高7.8米,從地面至背光總高10.47米。
般若弘法堂位于大雄寶殿地下一層,面積為1000多平方米,層高為6米,廳堂四周墻壁光滑,反射聲較大,同時堂內建有數十根作為結構承重的圓柱子,具有嚴重的聲學缺陷,在不提供擴聲支持的條件下,聲場是非常不均勻的。此次般若堂的擴聲系統建設是暨2017年9月大雄寶殿擴聲系統項目交工后,煙臺蓁山觀音寺再次選擇山東匯信燈光音響有限公司作為項目合作方。
為了給般若堂設計的擴聲解決方案,山東匯信的設計師對原始場地進行了審查評估,根據場地特性進行細節方面的設計,選用了12只德國SE-AudiotechnikM-F3A全頻有源線陣列音箱和4只M-F3ASUB超低頻有源線陣列音箱作為主擴聲系統,分兩組堆疊在講經佛臺的兩側,組成的擴聲系統穩定,聲場覆蓋均勻,指向性良好,音色飽滿,提供了優越的音響擴聲效果。
為給廣闊的聆聽區域提供更好的覆蓋和音色,同時還在廳堂兩側和后墻分別環繞了8只SEK-15i全頻音箱,均勻分布。K-15i全頻音箱音質清晰,穿透力強,適用廳堂等各種固定安裝的室內擴聲場合,平滑的頻率響應和分頻確保產品具有優越的音質效果。
般若堂擴聲系統建設項目如期完成安裝與調試,順利交付使用,并迎來了多場次的弘法宣揚與交流活動。2018年8月初,“煙臺市佛教協會首屆講經交流會”于煙臺蓁山觀音寺般若堂隆重舉行。來自全市11位講經法師妙語如珠、口出妙蓮般的精彩演說,讓與會大眾受益匪淺、正見增進。此次講經交流會,是經煙臺市市委統戰部、煙臺市宗教局同意,由煙臺市佛教協會主辦,煙臺蓁山觀音寺承辦的一次大型講經交流活動。各地寺院負責人員及護法居士300余人參加了本次講經交流會?,F場語言清晰通透,真實自然,德國SE圓滿完成本次講經交流會的擴聲重任。
煙臺蓁山觀音寺住持華振法師對于再次選擇山東匯信為寺院提供擴聲系統建設表示高度認可,施工質量過關,提供的擴聲產品聲音覆蓋非常準確,還原真聲,能量輸出十分驚人,遠超寺院所需的動態余量,對山東匯信提供的服務和技術支持非常滿意。